24小时服务热线:19103801095
NEWS CENTER
Recommend case
contact us
三、质量管理协议 制定步骤
(一)明确协议双方的名称及地址。
&苍产蝉辫;(二)明确协议生效日期、时限、批准、变更、续签、终止及相关条件。
&苍产蝉辫;(叁)明确协议的目的和范围
目的:阐明建立此质量协议的意图。
范围: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委托生产服务的详细内容描述,包括最终产物名称、注册证/备案编号(适用时)、规格型号等。
(四)针对在本协议中使用的专用术语和定义,进行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五)列出受托方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满足的法律法规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清单。
(六)双方应当针对委托生产产物的每个流程,协商确认各自责任分工和义务。这些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文件和记录控制:包括质量文件控制、质量记录控制、技术文件转移及批记录等。
2.采购控制和供应商管理:规定原材料采购要求,确保购入或已接收原材料符合规定的要求。供应商管理包括准入审核、过程审核和评估管理等。
3.生产和质量控制:包括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过程控制方法(工艺参数)、特殊过程的确认、产物的检验和测试、委托生产所涉及设施、设备及系统的确认/验证、维护保养和维修要求等。
4.工作环境要求:如果工作环境可能对产物质量有负面影响,需根据产物特点,列明产物生产所需环境控制/监视指标。
5.产物标识和可追溯性:规定符合法规要求的可追溯性范围(适用时,还应当包括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现追溯的方法和所需保持的记录要求。
6.搬运、存储和发运:在委托生产过程中,对产物符合要求而需采取的防护措施。如果有特殊条件要求,则应当进行控制,并保存记录。
7.产物验收活动:明确对受托方生产放行的要求及授权生产放行批准人的规定、委托方产物接收准则。
8.不合格品控制:明确在原材料、生产、发货和使用各阶段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及相关职责权限的要求。
9.变更管理:针对不同的变更发起者及变更的影响程度,制定不同的变更控制流程。
10.投诉、纠正和预防措施:明确投诉接收、调查分析、处理及采取措施的流程要求及时效要求。确定消除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确定各阶段时限要求。
11.售后服务、不良事件和召回:在上市后监管方面,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委托方和受托方对售后服务、不良事件和召回的责任和权限进行界定。
(七)制定沟通机制
建立涉及委托生产质量方面的双方沟通机制,如沟通方式、参与人员及频率等。必要时,应当考虑制定有关变更控制、不合格品控制、不良事件、质量事件及监管部门检查的沟通要求。
(八)制定考核指标
应当规定委托方对受托方的监督和考核指标,如超标结果的数量与频次、外部检查的结果、客户投诉等指标。考核指标应当作为日常沟通内容的一部分。
适宜规定双方共同考核的频次并持续进行考核,积极主动防止不合格的产生并降低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风险。
(九)结合公司要求,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权规定有关人员成为授权代表,进行协议的批准、签订等工作。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对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91制片厂在线观看专注于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物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物注册申报代理、临床合同(颁搁翱)研究、产物研发、骋惭笔质量辅导等方面的技术外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