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19103801095
NEWS CENTER
Recommend case
contact us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与日新应用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了电子设备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挑战。在如此恶劣的电磁环境背景下,设备间的电磁干扰不仅会导致性能下滑,甚至威胁信息安全,因此,确保电子设备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既能避免干扰他人,又能免受干扰正常运作,便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从设计的初步阶段就必须融入电磁兼容性考虑,从结构到技术,全方位打造电磁兼容的设计理念。
电磁兼容设计的基础框架
电磁兼容性,作为电子设备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与功能设计并行,需同步规划。其目标是在电磁兼容设计中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正常运作,这要求设计师明确设备需满足的电磁兼容指标,识别干扰源与敏感元件、干扰途径,并针对性采取措施,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设备是否达标。
设计策略与实践
以某车载电子设备为例,设计者面临电磁兼容挑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策略:
1. 仪表窗口的屏蔽:针对数字电流表和电压表这类显示窗口,采用丝网屏蔽玻璃,通过金属丝网的精密工艺嵌入玻璃中,有效减少泄露。
2. 机箱缝隙的处理:对于接缝的屏蔽,采用增加缝隙深度、减小缝隙长度的策略,以及在接合面贴附着弹性的铍铜片,增强电气连续性。
3. 内部布局与单元屏蔽:优化布局,将干扰源与敏感元件隔离,如控制保护器与数字表分开,同时为关键组件加装屏蔽盒,减少干扰。
4. 电缆的选用与敷设:选用优质屏蔽电缆并确保与机箱搭接低阻抗,布线时保持间距,防止耦合。
5. 电源滤波:加入EMC滤波器,注意安装细节,确保滤波器输入输出分离,与外壳低阻抗接触,减少线路长度。
6. 接地:合理接地,确保壳地有效泄放电荷,避免静电干扰。
测试与优化
经过上述设计,设备通过了大部分GB/T 151A-97的电磁兼容测试,但RE102试验仍有个别点超标。通过分析,发现控制保护单元的12MHz晶振荡器是干扰源,通过屏蔽晶振器、优化PCB房接地及加装磁环,最终使RE102试验达标,如图3所示。
结论
电磁兼容设计的实践表明,这是一门综合考量结构与实践并重的学科。通过精心设计,即便是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的设备也能达到电磁兼容性。该车载设备的案例展示了,通过一系列科学策略的电磁兼容设计与持续优化,最终达成了理想的兼容效果。这不仅确保了设备的性能,也为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和谐共存续提供了宝贵经验。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对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91制片厂在线观看专注于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物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物注册申报代理、临床合同(颁搁翱)研究、产物研发、骋惭笔质量辅导等方面的技术外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