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19103801095
NEWS CENTER
Recommend case
contact us
医疗器械飞行检查是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开展的不预先告知的监督检查,具有突击性、独立性、高效性等特点,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公布的2022年第4号飞行检查情况通告中,多家医疗器械公司出现以下违规情况,一起来看一下。
2022年上半年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常见不符合项:
一、机构与人员方面:
1.查《2020年度管理评审报告》发现公司负责人未参加管理评审会议。
2.公司某次管理评审报告中,采购部的评审报告未提及该周期内发生的不合格产物的原材料采购整改措施。
3.裸手接触产物的操作人员未按公司规定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手消毒。
4.采购、质量负责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的实际问题处置能力欠佳。
5.通过现场询问发现,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对半导体激光治疗系统相关标准不熟悉。
6.核减了半导体激光治疗系统生产许可范围后,公司未针对该有效注册证配备熟悉产物生产、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7.公司某日培训的《微生物基础知识签到表》中 6 人签到均为同一书写笔迹;但是有 6 人的培训试卷和培训照片,经询问相关人员,培训时为了省事,其他 5 人签到均为一人代签。
8.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够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加强。
课程推荐:医疗器械管理者代表培训
9.公司现有1名检验人员,不能满足检测的需要。(注:生产公司要有至少2名检验员,对于产量大,生产批次多的公司,公司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检验员。)
二、厂房与设施方面:
1.现场检查公司原材料库存放的气体输入、输出模块,氧浓度传感器等无货位卡标识。
2.内包材吸塑盒存放区堆垛杂乱无序;肛肠吻合器个别批号存在混放现象。
3.灭菌车间未灭菌产物区放置有改造产物进出灭菌器的轨道废料。
4.原料库不合格品区放有3箱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用活塞,无货位卡。
5.注射针组装车间放置不合格中间品货架挡住了回风口。
6.厂区西边成品库挡鼠板和地面缝隙太大,不能有效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
7.该公司办公楼二楼化验室阳性对照间压差表现场查看时指针在零帕以下,但是该压差表不能显示负值压差读数。
8.公司2楼仓库地面有破损,积尘较多。
9.洁净厂房内海绵清洗间内有一下水道口未封闭,未有效防止微生物侵入。
10.公司材料库成品区未配备遮光设备。
叁、设备设施方面:
1.质量部存放的万用表已过校准期,经查,该万用表在实际生产中未使用,公司未按照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标识管理。
2.洁净车间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效过滤器压差计示数为0。
3.精洗间纯化水管路盲管过长,不易清洗消毒。
4.空气净化机组的冷凝空气管接口锈迹斑斑。
5.卧式空气净化器压力计检定有效期过期。
6.公司未现场提供卧式空气净化器初始压差和日常监测记录,检查时初效压力计、中效压力计显示压差与《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不相符,未采取相应措施。
7.在无菌检验室内的超净工作台状态标识&濒诲辩耻辞;运行&谤诲辩耻辞;与实际停机状态不符。
8.现场检查发现中效压差表显示数值不在受控文件《十万级净化空调机组操作规程》规定的范围内,公司未按照规程进行检查处理。
9.公司在工艺用水系统管道清洗消毒时,用洁净桶预装纯化水供实验室使用,但未制定相关储运使用管理文件。
10.精密恒温水槽生产车间两台,检验室五台,共七台未能提供安装确认记录。
11.待检区使用的数显游标卡尺、检验室直流稳压电源未能提供校准记录。
四、文件管理方面:
1.部分技术文件(如成品检验规程)中版本发生变化后,相应的版本修改记录未填写。
2.质量手册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针对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注册人制度、不良事件监测等相关要求进行更新。
3.半导体激光治疗系统成品检验规程无文件修订及生效时间。
4.质量手册等受控文件只盖了受控章,未填写使用部门、使用人、分发号信息,与公司《文件控制程序》规定不相符。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检验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记录无被检验产物的名称、生产批号、规格等信息。原料库按压键的原辅材料、外(购)协件货位卡有涂改,无签注姓名和日期。
6.《质量手册》组织架构图设有不良事件监测部门,但是公司不能提供该部门负责人的任命文件。
7.现场检查中发现待外包产物的状态标识卡、生产设备清单记录有涂改,但未签修改人姓名及修改时间。
8.《文件控制程序》中未要求对文件的修改内容进行评审。
五、设计开发方面:
1.查呼吸机研发资料,未提供设计和开发输出技术资料清单。产物作业指导书包括不同标准的产物(如国标、欧标),部分模块差异处未明确适用情况。
2.对一次性使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钉仓设计变更的识别记录保存不完整。
3.未对半导体激光治疗系统的历次变更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
4.批生产记录的芯杆注塑工艺记录中某工艺温度最高记录与设计开发工艺文件温度要求不符,公司现场未提供生产工艺变更的验证/确认和风险评估以及相关记录。
5.公司建立的《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未具体对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
6.公司的设计开发输出不能完全满足输入的要求。如:设计输入清单要求低电压低于产物技术要求。
六、采购方面:
1.一次性使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及切割组件发生采购零部件供货错误时,该公司未及时开展对供应商的重新审核评价。
2.公司未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七、生产管理方面:
1.现场发现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生产记录填写不及时,抽查一次性使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及切割组件生产记录,其中热合封口记录设备编号填写错误;一次性使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组件灭菌记录未及时收集归档。
2.海绵清洗间纯化水管道与设备连接的管路清场不彻底,内部有积水,未按照《清场管理规定》落实清场工作。
3.批生产记录内容中缺少主要设备和工艺参数等内容;《安全/贵蚕颁/包装检验记录》检验引用的《产物技术要求》文字有误。
4.公司提供的《产物防护控制程序》未对静电防护、运输、储存、生产提出要求。
八、质量控制方面:
1.一次性使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及切割组件贰翱残留量检测结果未及时填写。
2.半导体激光治疗系统成品检验规程沿用2008年产物注册标准,未作及时修订。
3.该公司未制定精密检验仪器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防护要求的文件。
4.公司原材料医用海绵(笔痴础)某批号规格来料检验记录中的吸液性能项目未记录:①烘箱的型号及编号,②加入试验液础的重量,③称重单位。
5.公司《留样管理规程》规定做好超过留样期限样品的销毁记录,但该规程附件中无《留样销毁记录单》。
6.公司《质量控制程序》文件未明确检验仪器设备校准时间、使用的具体要求。
7.公司未明确检验仪器和设备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的防护要求。
九、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
1.公司建立了销售控制程序和经销(代理)商管理制度,但未对医疗器械经营公司资质做出明确规定。
2.该公司气管插管的成品出库单即为该产物的销售记录,但是记录内容缺少产物有效期和购货单位地址。
十、不合格品控制方面:
1.根据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该公司对出现该批产物不合格情况做了原因分析并按照要求采取了召回等措施,但是未在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中明确所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
2.对不合格的问题分析不到位,措施针对性不强、不够全面。
十一、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方面:
1.公司建立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公司对收集的&濒诲辩耻辞;顾客问题记录单&谤诲辩耻辞;进行了总体统计分析,但未按照呼吸机、麻醉机等产物具体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2019年管理评审中,仅对部分不良事件汇总和占比分析,未明确纠正措施实施改进。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对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91制片厂在线观看专注于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物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物注册申报代理、临床合同(颁搁翱)研究、产物研发、骋惭笔质量辅导等方面的技术外包服务。
上一篇:近期医疗器械注册咨询答疑
下一篇:台州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流程和要求